2019年12月23日,企业微信在广州召开年会,发布了企业微信的最新运营数据:目前,企业微信已覆盖50多个行业,服务企业超过250万家,每月活跃用户6000万人。"企业微信是让每个员工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,人就是服务。"
用起来!企业微信的价值就出来了
当然,与无聊的数据相比,业界最有趣的话题是期待已久的企业微信3.0终于来了。
新版本企业微信功能更为强劲,应用场景更为丰富多彩。升级了包括“会议”、“日程”、“微文档”、“微盘”、“指定回复”、“稍后处理”、“聊天中快捷打开”等在内的办公功能。并且还将适用第一次在客户微盆友公布內容,还能够加上客户新浪微博,根据独立闲聊,百余人出示服务项目。
可以看出,企业微信通过提升客户联系、客户群功能、推出客户朋友圈等手段,将进一步巩固张氏人对服务的理念,这也意味着企业微信将帮助客户建立更加稳定的私有域流量,进一步拓展联系角度。
事实上,在张小龙的服务观之前,海尔的张瑞民在十多年前提出了一人一人的概念。
根据行业分析,张瑞民的一个人理念,一个人是员工,单一表面是订单,本质是用户资源。表面是员工和订单,但订单的性质是用户,包括用户的需求,用户的价值。人的统一,即员工和他应该为用户创造的价值,面对的用户资源适合。
这两个跨越一个时代的概念基本上是一样的:人们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。
关于企业微信,有许多话题和维度要讨论,今天我们不会扩展到分解。2019年12月23日下午,我接受《吴晓波频道》采访,就“深化应用,才能裂变价值”的话题维度,谈了一些观点。
通过吴晓波频道提出以下要点:
小企业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技术有多强大,它的功能有多丰富,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公司和员工真正使用它。
当公众数量和程序小时,由于有许多个人和许多企业在使用,许多场景和机会耗尽。例如,微信公众账户一旦接触到大量内容和数百万活跃的内容制作者,多样化的内容将连接几乎所有用户,用户在活跃时可以浏览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服务。该值无法测量。
从本质上讲,企业微信与其他企业的服务没有根本的区别,其价值在于应用更多的企业,价值越大,越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。
所有,对于企业微信来说,了解注册企业用户的数量并不重要,我们只能看到公司的价值,直到它被使用。
很多产品,其实也都是这么一个原理。为什么中国的国内系统没有更早地发挥作用,是因为没有人使用它,没有人投资研发,也没有人做生态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今天,为什么大量的国有企业和行业内的大企业应用中国国内的操作系统,是因为有人使用它,有人开发和应用它,有人构建一个生态系统,在应用的过程中,他们不断升级和迭代,这个行业真正成为现实。
张小龙提到“人即服务“,其核心还在于人,在于“工具是被人使用的”。不管这些工具多么强大或丰富,如果一个人不愿意使用它们,它们都是无效的。一切都以人为本,以人为本,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服务和现场。
企业微信会在哪些领域率先突破?目前,每个行业的人都在使用微信,理论上每个行业都有可能带头突破,当然,或者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,突破的可能性会更大。
企业微信这个产品,微信做了很多年,它缺少的不是资源,不管是从人才、技术、数据,资金来看都不缺少,但这几年阿里系的钉钉给了企业微信很大的压力,抢了很多市场蛋糕。这主要与两者的基因有关。腾讯专注于C端,从C端开始,而阿里则从B端开始,这相对来说更了解企业主的需求。在腾讯ToB行业,单单企业微信的价值是有限的,而企业微信只是腾讯ToB行业的一个产品,需要与云服务相联系,深入到我们工作、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,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。
对于企业微信将专注于哪些客户?在早期阶段,企业微信应关注中小客户,因为大客户基本上使用传统的沟通和协助方式,感觉更安全、更可靠;据我所知,许多与大公司相关的信息系统服务仍然是邮件+办公自动化+企业资源规划+客户关系管理的传统组合,这是很难取代的。